目前,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條件的日益完善,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口的老齡化進一步加劇,需要麻醉手術的老年患者數量也日漸增多。由于老年患者身體各個器官功能的減退,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較多,其中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較為多見。今天我們就聊一聊術后認知功能障礙這個話題。
POCD是術后較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指術前無精神異常的患者在麻醉手術后出現人格、社交能力、認知能力和技巧的改變,同時伴有社會活動能力的減退,即認知能力異常和記憶減退等,甚至使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明顯增加。認知功能衰退包括以下方面,比如:領導能力、語言、注意力、知覺、表達能力、學習、記憶和抽象思維等等,但是患者一般仍具有定向力。
一般POCD發病于術后幾天之內,有1%的老年患者可以持續1年時間。對于大多數的老年患者來說,是可逆的,多數在麻醉恢復室表現清醒,而在術后1~3天發病。要注意的是,認知功能障礙(POCD)與術后譫妄(POD)、癡呆(DSMIV)還是有區別的。DSMIV是指從先前的功能水平上認知和行為能力出現漸進式下降,包括以下一個或幾個方面:記憶、推理、視覺處理、領導能力、社交行為和人格,它是由腦病引起的。
自從1955年Bedford等首先報道全身麻醉手術后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后,人們逐漸重視并積極對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取得了諸多進展。目前POCD的病因及發病機理仍尚未明確,但大量研究顯示POCD可能與年齡、手術類型、應激反應、酗酒、用藥史、術前認知功能水平、術后低氧及低血壓等因素密切相關?;颊吣挲g越大,POCD的發病率越高,恢復越緩慢,研究普遍認為年齡是引起POCD的危險因素。手術會導致神經內分泌激素、細胞因子和皮質醇的釋放,大手術可能增加應激反應,而大腦白質和灰質的改變可能導致認知儲備的下降,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較高的教育程度所抵消。老年高血壓患者術中維持較低的平均動脈壓,可增加術后1天至1周內認知障礙的發生率。心臟手術中,腦氧飽和度的降低可增加POCD的風險。與全身麻醉相比,區域麻醉并不減少POCD的發生率。
目前,POCD的診斷是基于術前及術后認知功能下降而做出的。術前測試包括:精神狀態簡易速檢表、畫鐘試驗、文字學習記憶測試等,可能對POCD高風險患者有益。有關POCD的預防尚無統一標準,但是,圍手術期間進行適當的干預,能有效降低POCD的發生率。因此,術前應盡量減輕患者的思想焦慮,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對過度緊張的患者,術前可口服安定類藥物。術前積極調整患者的全身狀況,達到最佳狀態。
總之,POCD的發生不僅使患者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惡化,而且使患者的住院天數增加,延遲身體的康復。因此,我們要重視POCD的發生,尤其是老年患者,應積極采取適當的措施預防和降低POCD的發生和發展,促進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復。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供稿/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