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二附院神經外科科室簡介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是河南省內較早開展神經系統疾病醫、教、研工作的專業科室之一,早在1988年河南省教育委員會同意我校成立的河南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即成立于我院神經外科,我院腦血管病科為河南省衛計委重點???,神經科是醫院重點支持的臨床學科,在省內外享有較大的聲譽;它不僅是河南省神經病學疑難病臨床會診中心的起始及創辦單位,還是省內首批建立的博士研究生培養點,擁有河南省衛計委腦血管病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同時還創辦有省內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雜志《中國實用神經病學》。
科室擁有一支年富力強、技術精湛、勇于創新、醫德高尚的專業醫療和護理團隊,開展神經外科各類疾病的診斷、治療工作。目前擁有教授、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4人,碩士生導師3人,其中博士3人,多人次在美國、德國、瑞士、日本等地研修,診療理念及技術緊密接軌國際。診療過程采用多學科診療模式,定期開展病例討論,充分發揮多學科診療的優勢。
2013年我們成立了省內首家專門的功能神經外科病區,設置床位36張,主要收治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難治性耳鳴、癲癇、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痙攣性斜頸等神經系統功能性疾病。2016年成立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用于危重患者的監護治療,有專業的護理團隊協助,為神經系統急危重癥患者的臨床診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我科成功舉辦2屆微創與功能神經外科新進展研討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舉辦腦血管病論壇2屆,與會人員數百人,參與討論交流專家十余位,在推動學科建設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我科定期開展帕金森義診及患教會、健康宣傳教育活動,為上千名患者排憂解難,中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始終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我們設立了功能神經外科門診,開展帕金森病、癲癇、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的宣傳、義診活動,讓更多群眾認識并了解神經系統功能性疾病。同時向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功能鍛煉、規范的藥物應用、適時的外科干預有機結合,建立疾病診療新模式。在2019年神經外科相繼開展了“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治療帕金森病及痙攣性斜頸等運動障礙性疾病,“高頸段脊髓電刺激昏迷促醒手術(SCS)”,“神經導航下腦干出血穿刺引流術”等。這些新技術的開展和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已開展并廣泛應用3D Slicer技術三年余,每臺手術均進行術前三維重建,明確病變在顱內具體位置及其與周圍神經、血管等解剖結構關系,設計并模擬手術入路,結合術中神經導航,大大提高了手術精細程度,降低了手術風險,減少術后并發癥。
我院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德國Zeiss手術顯微鏡、美敦力神經導航系統、虛擬現實+混合現實成像系統、神經中央監護系統、視頻腦電監測系統、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系統、Myfield頭架、leksell立體定向系統和手術計劃系統、超聲吸引系統、神經內鏡等先進儀器設備,能開展各項神經外科疾病診療。2020年我科在已有數字神經外科基礎上,通過5G技術將縣醫院與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對接,上傳多序列醫學影像至鄭大二附院信息系統,經過多模態融合形成三維圖像并通過5G鏈路與縣醫院共享,對縣醫院的精確手術設計、解剖和顯微操作以及精準手術提供技術指導,為基層醫院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我院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德國Zeiss手術顯微鏡、美敦力神經導航系統、虛擬現實+混合現實成像系統、神經中央監護系統、視頻腦電監測系統、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系統、Myfield頭架、leksell立體定向系統和手術計劃系統、超聲吸引系統、神經內鏡等先進儀器設備,能開展各項神經外科疾病診療。2020年我科在已有數字神經外科基礎上,通過5G技術將縣醫院與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對接,上傳多序列醫學影像至鄭大二附院信息系統,經過多模態融合形成三維圖像并通過5G鏈路與縣醫院共享,對縣醫院的精確手術設計、解剖和顯微操作以及精準手術提供技術指導,為基層醫院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幫助。